市场经济下,店铺转让行为司空见惯,有时转让人会允许受让人继续沿用原来的营业执照。如果是店铺转让前产生的侵权行为,转让人不因“店铺已转让”而免责。近日,金坛法院审结了一起转让店铺在转让前销售侵权商品,商标权人要求原经营者担责的侵犯商标权纠纷案。
案情简介
邱某经营一家超市,一年前将该超市转让给崔某,双方签订了转让合同,合同约定超市自转店日起,所有事项由崔某负责。邱某允许崔某继续使用其营业执照,崔某接手后,超市内继续悬挂邱某的营业执照。
2022年8月,云南某公司经调查发现该超市未经合法授权,销售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随即进行了证据保全公证,后将该超市、登记的经营者邱某及实际经营者崔某一同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权行为、销毁所有未销售的库存侵权产品并赔偿经济损失及为制止侵权行为支付的合理开支。
超市登记人邱某则认为,超市已经转让给崔某,现崔某为实际经营者,自己仅为营业执照登记的店主;自己不知道相关产品侵权,主观上并无过错,超市销售的相关产品有合法来源,履行了检查产品生产商、成分等义务,无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控侵权的牙膏,与涉案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属相同商品,其外包装及管体上均突出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标识,二者在文字、字体、文字间距、笔画细节及呼叫等多方面相近,视觉上基本无差别,已构成商标近似。上述行为容易使相关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和误认。因此,销售案涉侵权商品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涉案超市侵权行为发生在超市转让之前,即发生在邱某经营期间,原告尚无证据证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持续至超市转让之后,亦无相关证据证明存在库存侵权产品,因此,应当由邱某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邱某为证明被控侵权产品有合法来源,向本院提交了相关的微信聊天记录,但不足以证明其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该聊天记录亦无法证明被控侵权产品的购货渠道、价格及供货方,因此,本院对邱某提出的合法来源等的抗辩不予采信。
综上,本院判决邱某承担相应责任。判决后,当事人均未提出上诉。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亦构成侵权。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是指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后,生产者或他人又将侵权商品进行销售的行为。
本案中,被诉侵权产品在外包装盒正面与上侧面突出显著位置印有横向排列的相关字样,打开外包装,内为软管牙膏一支,该牙膏正、反两面均印有相关字样,该字样与原告的注册商标构成商标近似,容易使相关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和误认,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万通知识产权成立于2010年1月,是综合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之一。其业务已涵盖:南安商标诉讼(转让、设计、续展、变更、撤销、答辩及复审等);专利申请注册(转让、外观设计、撰写、许可、诉讼、答辩及复审等);版权登记(转让、快审、诉讼、维权、海关保护等);ISO贯标认证;法律文件翻译等多方面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现已在北京、泉州、厦门、漳州等地设立分公司。万通人一直致力于在知识产权领域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法律与技术支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产权战略咨询及整体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后经万通知产小编二次加工编辑,本站不承担此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版权归属原作者,如若本网站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